第67章夺取人间天堂
撒麻耳干,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,是河中首府,花刺子模算端摩诃末占领河中后,将首都从玉龙杰赤迁到这里。
撤麻耳干的幅员是诸州中最大的一个,土地又是诸部中最肥沃的一个,那里是人世间最美的天堂,这个国家,石头是珍珠,泥土是麝香,雨水是烈酒。这里的风景也很秀丽,环城数十里都是园林、家必有园,园必成趣,到处都是飞泉池水,繁茂的树木紧密相连。
作为首都,撤麻耳干的防守十分坚固,城墙不断地加高,护城的壕堑深掘至地下水层并灌满了水,有十一万军队驻防在这里,其中六万人是精选的突厥勇士,五万人是波斯的精锐部队。
另外还准备下二十头身披铁甲的战象,在战斗中可用来带头冲击敌阵,并当作马步兵的防护。成吉思汗在刚抵达花刺子模时,就听脱撤麻耳干是一座坚不可拔的城市,不要说攻克它的内堡,即使打下它的外城也要花费好多年的时间,所以他在进入花剌子模后,并没有立即直趋撤麻耳干,而是先攻取其他地方以扫清外围。现在撒麻耳干的周围地区已经基本被他占领,他便驱军前来进攻这座固苦金汤的都城。
然而算端摩诃末并没有依靠坚固的防守来抵御蒙古人进攻的信心。当他听到蒙古军节节胜利,已经开进河中地区的消息,便心灰意冷,撒麻耳干的深沟高垒也不能振奋起他的精神。有一天他从城壕走过,竟认为壕沟没有用处,说:“前来进攻代们妁军队,只要每个人扔下自己的鞭子,这条壕沟一下子就被填平了。”百姓和军队听了大为泪丧。
随后摩问末逃离撤麻耳千,退往阿姆河以南,一路上还到处散布:“你们自谋活命之计吧,蒙古军是无法抵抗的!”他不论走到何处,都要向每一个大臣询问,有什么办法能免除灾难。
大臣门都拿不出好办法,他自己当然更是一筹莫展。因此在撒麻耳干的战争开始之前,就注定了这座城市的抵抗不可能持久,也注定了摩诃末即将很快败亡的命运。
1220年阴历三月,成吉思汗进抵撒麻耳干,已经攻克讹答剌的察合台、窝阔台也率军前来会合,此外还有大批的从各地驱赶而来的“哈沙儿”队,其人数超过沙粒和雨滴。成吉思汗绕城扎营,最初的两天,他让士兵充分地休息,自己亲自巡视城池,观察地形。第三天早上,他挥师发起了猛攻。
城内守军冲出城外,与蒙古军厮杀.互相对射,他们杀死和俘虏了一些蒙占兵,自己有一千多土兵战死。这一天双方多次冲杀,直到太阳落山时才各自收兵。
第四天一早,更激烈的战斗开始了。成吉思汗亲自披挂上马,指挥军队将城池团团围住;城内的守军也全部集合起来,紧束战袍,准备迎战。作战令一下,攻守双方立即射石机和弓弩齐发,矢石横飞.战斗的呐喊声惊天震地。
蒙古军抢先占据了城门前的位置,阻挡守军,使他们无法冲出城外进行野战,于是守军把大象投入战。躯干巨大,貌似凶神,破着铁甲的战象冲出城门,步兵紧随其后,来势猛烈。
但是己有准备的蒙古军并不后退,他们一齐向战象射击,打伤战象,打乱紧随战象身后的步兵的阵形,战象负伤后往回逃跑,又踏伤踏死不少自己的士兵,天黑下来,撤麻耳干人关闭了城门。
这天的战斗使撤麻耳干人肝胆俱裂,他们忧虑重重,是继续打下去,述是屈膝投降,意见发生了分歧。次日清晨,当蒙古军正要向犹豫不决的城民重新展开战斗时,撤麻耳干人终于取得了一致意意见:停止抵抗。
城内的法官和教士为代表,前来晋见成吉思汗。成吉思汗安抚他们,保证投降不杀。于是他门返回城里打开大门,放蒙古军入城。蒙古军立刻动手拆毁城增,直到城墙夷为平地,马步军可以到处自由往来为止。
当蒙古军毁掉城墙后,便将居民每百人结成一群,由蒙古军监视,赶于城外。但允许献城的法官、教士及其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们留在城内,不受侵害。
那时有五万人因此受到保护、蒙古人又下令,凡是藏匿不出者格杀勿论,结果有不少躲在地窖、地洞里的人被搜索出来,遭到了杀害。
管埋大象的象夫去见成吉思汗,要求发给大象食物,成吉思汗他,大象养驯前靠什么为生。他们回答说:“原野上的草。”成吉思汗下令放掉大象,让它们自己去寻食,获释的大象流浪到荒野上,后来都饿死了。
撤麻耳干城的内堡中还有一批守军在拒战,守军的一名将领阿勒卜汗勇敢地率领一千名决死之士冲出内堡,从蒙古军中杀出血路.突围而走,到算端摩诃末那里去会合了。
随后蒙古军把内堡围得水泄不通,双方矢石齐发,激战至薄暮,城墙破摧毁,蒙古军攻入了内堡。一千多名乎民和战士退守大清真寺,他们用箭和火油简作战,力抗不降,蒙古军也喷射石油,将清真寺及寺内所有的人焚毁,然后内堡中的人全部被赶到城外、
在城外,蒙古军将投降的突厥人和其他人分开,编为十人队和百人队,让他们把前额剃成蒙古样式,以使他们安定,消除恐惧,但是到了夜里,这些突厥人在毫无防备中全部被杀死.共计有三万多人。
次日晨清点余下的人们,三万名工匠被分配绐成吉思汗的诸子、亲属,又挑选出三万青壮年加入“哈沙儿”队,其余的人则在交纳赎金后许其回城。契丹人耶律阿海被任命为镇守撒麻耳干的长官。
前后八天的战祸,使撤麻耳干这座名城遭受了空前的劫难。曾到这里谒见成吉恩汗的丘处机记载他的见闻说:“方算端氏之末败也,城中常十余万户,国破以来,存者四之一。”
随成吉思汗西征的耶律楚材,以诗歌形式发出了对撤嘛耳干败落的叹惜:“寂寞河中府,声名昔日闻。城隍连畎亩,市井半丘坟。”
展开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