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:李淳风的渴望
其实李承乾出的最后几道题都不算难,从他的答案和这几道题本身就能看得出来,觉得难的,只是有些孤陋寡闻罢了。
首先是鸡兔同笼这个问题,这个题其实是有解法的,哪怕是在唐代,当然,解法只是被少数人掌握。
因为这道题本来就是《孙子算经》里面的一道经典题目啊……
而《孙子算经》是已经问世的东西,只是没有广泛的流传开来罢了,也就问世不到二百年吧,还是兵荒马乱的时候问世的。
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已经是崇高的理想了,甚至被儒家无限推崇,而大多数人,连修身都做的不够。
《孙子算经》是干什么的?是用来仰望星空,丈量大地的。
天文学家,地理学家,首先,得精通数学才行,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只要会加减乘除,会买米买菜算钱就行了,再多学,没用啊,大伙可都是实用主义。
这也不怪古人,很多人吃饭都是个大问题,更别说什么天文地理了,心得有多大才会研究这些……
《孙子算经》的作者不可考,但他确实是尽力了,以一个数学家的视角,尽全力把这本书写的有趣。
这本书里面,记载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题,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,但结果显然并不是作者期待的那样,他虽然尽全力让这本书在他眼里有趣,在一般人眼里,还不如一本烂俗的小说有意思。
以烧脑不烧脑为有趣不有趣判断的《孙子算经》作者,脱离了低级趣味,就显得很无趣。而一心考取功名的学子,更加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,虽然他们大多数也没考上功名。
不过有专门研究数学的学生,是国子监的学生,参加书院考试这种事情,他们没那个胆子,这不是打脸自己的学校么……
而且国子监的学生,非富即贵,学成之后,都是继承自己父亲官职的,考试这种事情,他们没经验啊。
这只是第一道题,之后的秦朝灭亡原因的题目,更是不难。而接下来找出天圆地方说的缺点这道题,实际上也不难,主要是李承乾给出的评分标准使得这道题不难。
只要能充分解释天圆地方的概念,就能得分,至于说出它的漏洞,自然可以得满分。
天圆地方的一般概念,无非是天像碗一样扣在平坦的大地上。引申出来,会发现四合院,铜钱都有它的思想在里面,甚至对于做人的准则也在里面,内方外圆。
这些东西,杂七杂八地说一说写一写,这道题就算答对一半。至于另一半,照样有人已经提出来学说了。
浑天说也是唐代之前就有人提出的,那么知道这个的人,就是知道这个题的答案,用答案反推论证过程,应该不难吧。
不过知道的的人应该不多,浑天说算是闲书里面的学说,关键是科举考试不考这个,只有真正好读书的人,才会知道这些东西。
况且,知道浑天说也可以不相信嘛,现代照样有人觉得地是平的,还是篮球明星。
至于生死的定义,多读一些闲书也就答上来了,人们对于生死含义的挖掘,其实是很深的。
> />
这么分析下来,李承乾要找的学生,是真正的好学之人,而不是为了考取功名才学习的人,他的要求不能用高或低来形容,只是和古代士子追求有所不同吧。
显然,李恪也不知道浑天说,《孙子算经》,他每日的课程安排的也很紧张,哪有时间看闲书。
因此他看完直接瞪着眼睛大喊一句:“地居然是圆的?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?”
他的大喊也让阅卷的人,手上一停,所有人都是抬头看着他。这些老师里面当然有知道浑天说的人,知道归知道,不屑归不屑,不相信的人照样不信。
他们好奇答案,也有好奇李承乾准备怎么解释的因素在里面。
李承乾的解释也很随意很简单,只是提出在平原上,往远处看并不能看到山这一点,这一点要解释地球是圆的,虽然可以,但免不了遭到质疑。
可以用人的眼睛,能看到的距离有限,来解释为什么平原上看不到远处的山峰,而不是用大地是一个球来解释。
但李恪不是这些老学究,他相信李承乾,李承乾这个解释也很合理,他终于知道大地其实是一个球。
抛开这些,另外一个人也被李承乾的试题引起了兴趣,他就是李淳风,大唐为数不多几个敢于仰望星空的人之一。
他手里有一份《孙子算经》,他正在致力于注解这个东西,把这个东西推广到民间去。
当然了,他也是李世民手下的一个臣子,虽然他是敢于仰望星空的人,也很了不起,但他却并不能当一个山村野夫,逍遥人间的谪仙人。
很多珍贵的典籍,只有朝廷才有,别的地方都没有,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,就是因为一代人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,才能看得更远。
李二邀请他为官,他欣然答应,他想要观看这些典籍,想要通过书籍和前人对话,因此有个更好的研究环境,何乐而不为呢?
鸡兔同笼就是他手上《孙子算经》的一个问题,他好奇李承乾是怎么知道这个问题的,难道他是同道中人?
他更好奇的是,李承乾的解法,是照搬《孙子算经》还是有自己的新解法?还有让他惊讶的,则是李承乾的下一道题,天圆地方的错误之处在哪,请指出。
作为一个朴素的科学主义者,李淳风是为数不多支持浑天说的一员,他相信大地是一个球,而不是平的,那么,李承乾一个十岁的小孩,怎么能出这么一道题目呢?
李承乾知道什么?他真的得了诸子百家的传承?那他不是行走的藏书处吗?李淳风两只眼睛简直要冒光,他一定得跟李承乾好好聊聊。
出门一番打听,才知道李承乾出去治蝗了,现在并不在长安,他失望之情,溢于言表,只得让下人给东宫修书一封,里面表达了自己对于李承乾的好奇与向往,而当李泰收到这封信的时候,惊呆了。
李淳风这家伙是出了名的骄傲,也对,毕竟是掌握了真理的人,怎么会对一般人有什么好脸色?可他这封信,里面对于想要见一面李承乾的渴望和迫切,表露无遗。
“完了,高明哥最怕麻烦,李淳风这家伙,真的很麻烦啊……” 展开全部内容
首先是鸡兔同笼这个问题,这个题其实是有解法的,哪怕是在唐代,当然,解法只是被少数人掌握。
因为这道题本来就是《孙子算经》里面的一道经典题目啊……
而《孙子算经》是已经问世的东西,只是没有广泛的流传开来罢了,也就问世不到二百年吧,还是兵荒马乱的时候问世的。
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已经是崇高的理想了,甚至被儒家无限推崇,而大多数人,连修身都做的不够。
《孙子算经》是干什么的?是用来仰望星空,丈量大地的。
天文学家,地理学家,首先,得精通数学才行,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只要会加减乘除,会买米买菜算钱就行了,再多学,没用啊,大伙可都是实用主义。
这也不怪古人,很多人吃饭都是个大问题,更别说什么天文地理了,心得有多大才会研究这些……
《孙子算经》的作者不可考,但他确实是尽力了,以一个数学家的视角,尽全力把这本书写的有趣。
这本书里面,记载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题,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,但结果显然并不是作者期待的那样,他虽然尽全力让这本书在他眼里有趣,在一般人眼里,还不如一本烂俗的小说有意思。
以烧脑不烧脑为有趣不有趣判断的《孙子算经》作者,脱离了低级趣味,就显得很无趣。而一心考取功名的学子,更加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,虽然他们大多数也没考上功名。
不过有专门研究数学的学生,是国子监的学生,参加书院考试这种事情,他们没那个胆子,这不是打脸自己的学校么……
而且国子监的学生,非富即贵,学成之后,都是继承自己父亲官职的,考试这种事情,他们没经验啊。
这只是第一道题,之后的秦朝灭亡原因的题目,更是不难。而接下来找出天圆地方说的缺点这道题,实际上也不难,主要是李承乾给出的评分标准使得这道题不难。
只要能充分解释天圆地方的概念,就能得分,至于说出它的漏洞,自然可以得满分。
天圆地方的一般概念,无非是天像碗一样扣在平坦的大地上。引申出来,会发现四合院,铜钱都有它的思想在里面,甚至对于做人的准则也在里面,内方外圆。
这些东西,杂七杂八地说一说写一写,这道题就算答对一半。至于另一半,照样有人已经提出来学说了。
浑天说也是唐代之前就有人提出的,那么知道这个的人,就是知道这个题的答案,用答案反推论证过程,应该不难吧。
不过知道的的人应该不多,浑天说算是闲书里面的学说,关键是科举考试不考这个,只有真正好读书的人,才会知道这些东西。
况且,知道浑天说也可以不相信嘛,现代照样有人觉得地是平的,还是篮球明星。
至于生死的定义,多读一些闲书也就答上来了,人们对于生死含义的挖掘,其实是很深的。
这么分析下来,李承乾要找的学生,是真正的好学之人,而不是为了考取功名才学习的人,他的要求不能用高或低来形容,只是和古代士子追求有所不同吧。
显然,李恪也不知道浑天说,《孙子算经》,他每日的课程安排的也很紧张,哪有时间看闲书。
因此他看完直接瞪着眼睛大喊一句:“地居然是圆的?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?”
他的大喊也让阅卷的人,手上一停,所有人都是抬头看着他。这些老师里面当然有知道浑天说的人,知道归知道,不屑归不屑,不相信的人照样不信。
他们好奇答案,也有好奇李承乾准备怎么解释的因素在里面。
李承乾的解释也很随意很简单,只是提出在平原上,往远处看并不能看到山这一点,这一点要解释地球是圆的,虽然可以,但免不了遭到质疑。
可以用人的眼睛,能看到的距离有限,来解释为什么平原上看不到远处的山峰,而不是用大地是一个球来解释。
但李恪不是这些老学究,他相信李承乾,李承乾这个解释也很合理,他终于知道大地其实是一个球。
抛开这些,另外一个人也被李承乾的试题引起了兴趣,他就是李淳风,大唐为数不多几个敢于仰望星空的人之一。
他手里有一份《孙子算经》,他正在致力于注解这个东西,把这个东西推广到民间去。
当然了,他也是李世民手下的一个臣子,虽然他是敢于仰望星空的人,也很了不起,但他却并不能当一个山村野夫,逍遥人间的谪仙人。
很多珍贵的典籍,只有朝廷才有,别的地方都没有,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发展,就是因为一代人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,才能看得更远。
李二邀请他为官,他欣然答应,他想要观看这些典籍,想要通过书籍和前人对话,因此有个更好的研究环境,何乐而不为呢?
鸡兔同笼就是他手上《孙子算经》的一个问题,他好奇李承乾是怎么知道这个问题的,难道他是同道中人?
他更好奇的是,李承乾的解法,是照搬《孙子算经》还是有自己的新解法?还有让他惊讶的,则是李承乾的下一道题,天圆地方的错误之处在哪,请指出。
作为一个朴素的科学主义者,李淳风是为数不多支持浑天说的一员,他相信大地是一个球,而不是平的,那么,李承乾一个十岁的小孩,怎么能出这么一道题目呢?
李承乾知道什么?他真的得了诸子百家的传承?那他不是行走的藏书处吗?李淳风两只眼睛简直要冒光,他一定得跟李承乾好好聊聊。
出门一番打听,才知道李承乾出去治蝗了,现在并不在长安,他失望之情,溢于言表,只得让下人给东宫修书一封,里面表达了自己对于李承乾的好奇与向往,而当李泰收到这封信的时候,惊呆了。
李淳风这家伙是出了名的骄傲,也对,毕竟是掌握了真理的人,怎么会对一般人有什么好脸色?可他这封信,里面对于想要见一面李承乾的渴望和迫切,表露无遗。
“完了,高明哥最怕麻烦,李淳风这家伙,真的很麻烦啊……” 展开全部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