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(四)

“郑国丈”既在京城招摇,沈瑞本以为历史上所谓的“郑旺妖言案”也该爆出来。这所谓“郑国丈”是个军户,名叫郑旺,家里贫寒,早年就将十二岁的女儿郑金莲卖给寿宁伯府为婢。

当年还是弘治初年,寿宁伯并不是国舅张鹤龄,而是皇后之父,真正的“国丈”张峦。

后来郑家日子稍好了,郑旺开始托人打发人找女儿。此时郑氏已经不再寿宁伯府,而是入了宫中为宫女。郑旺通过关系,结实了宫里的内官,常送些时鲜的送进宫,也得了宫里捎带出来的衣服银钱。

弘治四年,因之前不曾有身孕消息传出的皇后“突然”产下太子,宫里宫外就有“抱子”的传言。传来传去,“抱子”中的太子生母就成了郑旺之女郑金莲。

郑旺自己也相信了这个消息,以“皇亲国戚”自居,旁人也奉承他为“郑皇亲”。

开始时,大家听了这个消息都觉得荒唐,不过见宫里迟迟没有动静,便也各有思量。

甚至有不少抱着“奇货可居”心思的勋贵人家,私下里开始与郑旺有了往来。

后来随着皇上对张家的不断加恩,“郑皇亲”的风头才被按了下去,可是“抱子”的传言始终不断。一直到二皇子落地,破了外界关于皇后娘娘“不能生育”的猜测,这传言才淡下去了。

在京城有些根基的官宦人家,大多听说过这“郑皇亲”,不过因张家兄弟权势显赫,也没有谁明面上去扫张家的脸,这件事始终就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讲。

如今却是不同,“郑皇亲”都打发人在顺天府衙门讨人情,这般大喇喇地作态,沈瑞觉得张家兄弟不会再坐视不理。

他没有将王鼎放在心上,梁耀听了沈瑞的话,便也心安了几分。

沈瑞因寿哥的缘故,便叫长寿留心“郑皇亲”的消息。没想到,直到进了冬月,不管是宫里,还是张家,依旧是没有动静。这“郑皇亲”却有从暗地里跑到台面上的意思,听说前些日子还成了驸马府的座上宾。

王鼎在府学里的气焰越来越嚣张,身边也有了三、五跟班,每每遇到梁耀、沈瑞时都是冷嘲热讽。

不过几日,就有梁耀、沈瑞等“狎妓”的流言出来。梁耀气的不行,去与王鼎对峙,又生了一肚子闷气。梁耀实是憋闷的慌,即便还记得沈瑞的话,可怕给家里惹祸,也不敢真的与气焰正嚣张的王鼎对上,只能在学里告了假,暂避王鼎锋芒。

沈瑞虽不怕王鼎,可有这样一个整日里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“中二少年”在自己跟前呛声,也觉得聒噪的很。

沈瑞犯不着去与王鼎斗气,正好这日沈沧休沐,就在沈沧面前提了此事:“老爷,难道朝廷就任由郑旺妄言败坏娘娘与太子名声?科道言官不是可以风闻奏事么?就没人提这个?”

沈沧神色莫名,摸着胡子道:“瑞哥因何判定郑旺是‘妄言’?”

“……”沈瑞卡壳了。

之所以张家不动,勋贵人家私下里也有人送礼给郑旺,原因就是在此,没有人能确定他说的是真是假。要是假话还好,要是真话,说不得什么时候,郑家就是新贵。人人心里都存了顾忌,自然就没人敢去揭开此事。

沈瑞想了半响道:“皇上对寿宁侯、建昌侯情逾骨肉,只为了这个,那郑旺所言自然就是假的。”

沈瑞是后世人,知晓“宁王造反”的事,知道这寿哥“母不明”会带了隐患,甚至成为藩王造反的借口之一;可眼下的勋贵百官却想不到那么长远。

不管寿哥到底是谁生的,皇长子与唯一皇子的身份,就保证他储位不可动摇。即便“抱子”的事情是真的,也不过是皇后的过失,太子外家从张家换到郑家而已。

可想要“抱子”,必须是得皇上点头。皇上与皇后夫妻情深,谁会那么不知趣现下就去揭开此事?那样就是打皇后与张家的脸,说不得还要惹恼皇上。

等到太子登基,揭开此事,才是真正的时机。

那些与郑旺私下里保持了“友好往来”的勋贵人家,多半是抱着这个打算。

想着王鼎数次在府学里的挑衅,沈瑞不由皱眉。

沈沧看出沈瑞的浮躁,有些意外道:“此事本不干瑞哥的事,为甚瑞哥会为此苦恼?”

王鼎之事,也没什么不可对人言的,沈沧便对沈沧说了。

沈沧肃容道:“如此小人,竟敢败坏我儿名声,委实可恨!不过你应对的也对,确实不宜与这样的人在人前争执,并非怯懦,实是不值得!”

狗咬人,人还能咬回去不成?不过也不能一味由着犬吠。

原本那个“郑皇亲”在城里蹦跶,沈沧即便晓得,也不过当成是笑话看。如今既关系到沈瑞,他不由上心。

“这等小人,仗势猖獗,丑态毕露,委实让人心烦。你如今正是该专心准备明年乡试,哪里能分出心思与他扯皮?”沈沧想了想,道:“论起此事,毕竟涉及宫禁,无论真假,都不是臣下当揭开的。就算是张家,也要避嫌。皇上是仁君,既如此厚待张家,就不会让皇后与张家陷入不堪之境。正如你先前所说,只要事情到了御前,那自然是假的。说不得只有一人提及此事,才不会犯了皇上的忌讳。”

“父亲说的可是太子?”沈瑞道。

沈沧点点头,道:“正是如此。太子已经十三岁,这两年与张家渐生嫌隙。皇上虽重张家,也爱重太子,自是盼着甥舅和好的,说不得此时正是契机。”

沈瑞回京已经半月,一直没有见过寿哥。

“要不,明儿孩儿去杨家?”沈瑞迟疑道。

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心就揭开此事好么?沈瑞有些犹豫,怕给杨廷和与沈沧带来麻烦。

沈沧却是毫不犹豫地点头道:“你就刚回京的时候去了一次,现下也半月没过去了,明儿也该去一趟……”

似是看出沈瑞不安,沈沧摸着胡子道:“对于旁人来说,参合此事有窥探宫禁之嫌,对于杨学士却是无碍,说不得也是他的际遇……”

*

南城书院,文星阁。

送走沈渔父子后,沈珏就被送到南城书院读书。

沈珏今年十五岁,已经有了童生功名,在同窗里算是不差的。虽说南城书院如今在京城士林赫赫有名,不过这边的院规是子弟十六岁方准下场,因此沈珏的同窗中年岁都是十六、七到二十来岁不等,沈珏的年岁算是小的。

沈珏在家里时虽锦衣华服,不过既是往南城书院读书,少不得“入乡随俗”。徐氏吩咐针线重新置办了衣裳,出去上学时也只带了香门第家的子弟差不多。

沈珏少时性子骄狂,这几年经历下来,已经脱去附在表面上的傲气,也能平和待人了。加上他不似沈瑞那样是能坐得住的,性子活泼喜动,入书院没多久就交了几个朋友,倒是多了几分少年朝气。

过来读书前,沈珏还担心遇到沈琰、沈琇兄弟怎么应对,等进了书院后,发现自己白担心。沈琇已经是生员,与他不在一个班上,沈琰正好因成亲请了旬月的假,不过即便回来了也无需担心,因为沈琰教的是生员的班班,童生班这边另有先生。除非沈珏主动拿了束修,去上沈琰的小课,否则与那兄弟不会有什么交集。

心下明白这点,沈珏淡定了。即便偶尔遇到沈琇,也能心平气和地点头而过。沈琇虽有些讶然沈珏入南城书院,不过也是路过就路过,并没有主动凑上来探问究竟。

沈珏松了口气,如此正好,看来沈琇也不是只长年岁,比前几年有眼色多了。

沈珏在书院里如鱼得水,这一日却是离开小伙伴儿,主动跟在沈琇身后。

实在是此刻沈琇面如死灰、浑浑噩噩的样子,太过怕人。

虽说之前从来不亲近,对于沈琇当年的臭屁性子沈珏也厌的不行,可不过是小孩子的打打闹闹。知晓的越多,沈珏在感叹造化弄人时,也叹息沈琰、沈琇兄弟的时运不济。

以沈琰、沈琇的资质,无人扶持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,若是没有邵氏当年作孽,作为二房旁枝的他们自然是能借二房长辈的光,说不得能更上一层楼。

就算现下,不靠着沈家,这兄弟两个只要不放弃科举之路,一路考出头,日子也会越过越好。

如今沈琰刚新婚不久,沈琇怎么就如丧考妣似的?莫非是小乔氏自诩为官家小姐,跋扈骄横,容不下小叔子了?

沈珏心中生出八卦,加上多少念着香火情,有些不放心,就跟在沈琇身后。

不想沈琇深一步、浅一步出了书院,就一路往南走。这一走,就走出去三、四里路。

书院本就在京城南门外的城下坊,并不在城里,一路走到南头,出了街坊,就是一片小树林。

如今寒冬腊月,草木枯荣,小树林里也是荒芜一片。

北风刮着,天色阴沉,眼看就要下雪。

身珏紧了紧身上衣裳,只觉得骨头缝发酸。他跟在沈琇身后,本还好奇沈琇什么时候会发现,没想到一直走到现下,四下里不见人烟,沈琇依旧呆呆愣愣的,没有发现身后有人。

沈珏实在忍不住,就要上前与沈琇说话。

这时,就见沈琇倚着一棵树干坐下来,脑袋藏在胳膊里,“呜呜”地哭出声来……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